第九十章 转变

正文卷

第九十章 转变

没过多久之前那些木匠同盟的人, 都傻眼了。

原来这次培训的人员,竟还有那些领官府俸银的木匠。这些木匠可比他们那些结成同盟的民间木匠地位高多了。

沈瑶华想到画农具之时,心中便已经有了这个计划。他画的这些农具都是青州可以用的, 而想要快速推广这些农具, 自然还得看官府。

所以在把所有的农具都画好成一本册子之后, 沈瑶华拿着去让宁王府的人把册子送到京城去给周行。去的时候, 她顺口给宁王府的管家提了一嘴,让她随意派几个人来学就成。

可能是因为近几日城中之事,宁王府的管家想给她撑场面, 那些领官府奉银的木匠, 竟是来了十三个人。

就这样,宁王府的管家还来和她解释:“沈姑娘, 其余人都有事物在身, 实在是来不了,所以只有这些人。等这十三人学成之后,我会让他们把没来的人教会。”

沈瑶华不知道他心中作何想法, 是真的很重视这些农具, 还是因为周行的吩咐。不过她也不在乎,反正人来了就行。

她和宁王府有关系这件事情,稍微有心的人注意一些,也不是秘密了。

所以当这十三个人来报名之后, 那些组成同盟的木匠私下里都在说, 是沈瑶华靠着和宁王府的关系, 逼着那些人来学的。

其实这话说的也不假, 那些领官府俸禄的木匠, 他们又不了解沈瑶华的本事,说他们真心实意的想来学, 沈瑶华自己都不相信。

领官府俸禄的木匠大多和那些加入同盟的木匠是一样的,对于沈瑶华这样一个外行,说要来教他们内行,是很不屑的。但是又是宁王府亲自指派的任务,所以不得不来。

等到开班前两日,姚木匠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包上了名,住进了沈瑶华提前准备好的宿舍中。

沈瑶华微微启唇,说出来第一句话:“我是不会什么木活的。”然后非常恶趣味的停下,不说之后的话。

至于盘县那些做过水车的木匠,早就知道那水车是沈瑶华画出来的。所以现在一见到沈瑶华,并不会因为她的性别有任何的想法,这些人的眼里全是崇拜、兴奋以及求知的渴望。

那些青州的自己报名来的,大多都是抱着赌一赌的想法来报名的。毕竟前面吃食的培训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因为沈瑶华并不会木工活,她打算对着图纸教授原理。所以这教室的布局和一般书院的布局是一致的,教室的最前面是沈瑶华让人准备了一块很大的‘黑板’。

若是赌对了,自然他们也能有所收获;但若是赌错了,可能会沦为同行的笑柄,所以这一部分人的眼中大多是忐忑。

没想到在开班的那一天,一大早又来了三个人,问还可不可以报名?

沈瑶华后来才知道这三人,因为师门的原因,本来已经加入那边同盟了。思来想去后来又一起退出了同盟,临时加入了培训班。

不过对于这些,沈瑶华不甚在意。

很快迎来了,开班第一节 课。

只见底下一片哗然。那些领着官府俸禄的木匠眼中满是不愤,小声的交流了几句之后,为首的那个轻咳一声,这行人便都安稳做好。

领官府俸禄的木匠,自己报名的木匠,以及以姚木匠为首带来的那些做过水车的木匠,都能一眼分辨出来。

有几个因为手里还有活,实在走不了的,也是颇为遗憾。

姚木匠这边总的来了二十一个人,这一算加起来就已经有四十五人了。

青州府城的木匠,除了这十三个人,也有少部分和同盟那边关系不佳,或是特立独行有自己想法的,陆陆续续的也报了十一个人。

之前做过水车的那些人,一听姚木匠说沈瑶华要开班,纷纷找姚木匠报名,准备一起到青州来。

除此之外,沈瑶华一开始就给之前帮他做水车的,在盘县的姚木匠写了一封信。问他愿不愿意过来青州学习一段时间,也说若是有其他人想要一起学的,可以把人一并带来。

那些自己报名来的,脸色都十分难看,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下去了,倒是姚木匠那行人并没有多大变化。

沈瑶华走到黑板前站定,就发现下面坐着的学子们神色各异。

这次私下里有一些沈瑶华和宁王府不好的传言,可能是因为牵扯到的宁王府,私下那一点声音很快便被压下去了。

不过为了这些农具的推广,不管他们愿意与否,也必须得来学。

沈瑶华把这些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

这才开口说道:“我不会木活,自然教的东西和你们想象中的会不太一样。你们当中有的人是知道我的能力的。既然是第一次见面,也得给各位不知道我的本事的人,稍微了解一下,让大家放心的学下去。”

众人一听,好奇的看向沈瑶华。沈瑶华这才接着说:“各位都是木匠,想必都知道水车,就是我画的。”

“怎么可能?”座中一个男子惊呼。

“姑娘可莫要乱认,水车是从盘县来的。姑娘可否去过盘县?”

还没等沈瑶华说话,姚木匠就已经替她回答了。

“既然都坐到了这里,怎么也得尊称沈姑娘一声夫子。我能作证,这水车就是沈夫子发明的,我是盘县人,当初第一架水车还是我做的呢!”

旁边其他盘县来的木匠也在那附和:“就是就是,我们就是因为沈夫子,想出了水车这等神物。听说沈夫子要开班,才特地从盘县跑来和沈夫子学习的。”

这么多人作证,其他人半信半疑,不过到底态度都恭敬了许多。

沈瑶华这时示意她提前安排的两个助教,把它画好的图纸夹到这‘黑板’上来。

之后也不再废话,直接开始讲解他所画的这第一张图纸。

到底下面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了,虽然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图纸,但沈瑶华这么一讲解。这些木匠马上就能够发现,沈瑶华所画的这物件的奇妙之处。

讲完之后,沈瑶华让两个助教给每人下发了纸笔,让众人若是有需要可以把这图纸誊抄下来。

便宣布今日的课程结束了。

这下所有人都真心实意的起身,恭送道:“沈夫子,慢走。”

今日课程是结束了,但是也不意味着这些木匠就可以休息了。这木活毕竟是更讲究实操,沈瑶华不会,就也不可能带着他们做。

所以上完课之后,就要求这些木匠做作业——做出当日所学图纸上的物件。

当然由于有些物品比较大,做起来费时费力的。所以对于大件物品,只要求一比一缩小还原。

等到所有人的作业做完之后,沈瑶华便会把大家聚到一起交流心得,这时不仅能在交流中解决图纸变为实物过程中的难题,还能顺带看看有没有人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创新。

交流完心得之后,才会开始下一课,讲解一张新的图纸,接着做作业,如此循环往复。

因为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住在沈瑶华准备的宅子中,虽然是一人一间屋子。不过他们倒也喜欢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边做就边交流心得。

随着所学图纸越来越多,不管之前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学习的木匠,现在见到沈瑶华都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她。

尤其是那三个最后一早上才赶上的木匠,更是十分庆幸,他们选择脱离了那边同盟来到了这里。

因为每一次沈瑶华都会等到最后一个人提交作业之后,才会教授下一课。为了能够尽快看到新的图纸,学到新的东西,这些木匠都卯足了劲,做的一个比一个快,同时还会鞭策做得稍微慢一些的人。

所以速度上也倒是加快了许多,就这样整整学习了四个多月之后,沈瑶华终于宣布结课了。

城中的传言,并没有因为开课而停过,不过传言的内容倒是有些许的变化。

从最开始所有人都等着看笑话,可是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也没有大家猜想的退学了的。

在加上那些青州本地的木匠,中途休息日回家之时,有些人去打探消息,他们也只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说。

就开始有人猜测,沈瑶华教授的东西一定是有用的。

快结课前几日,谣言已经越传越离谱了。

说什么沈瑶华家是宫廷御用木匠,因为家道中落在流落到,所以才开班准备把一家的技艺都传授出去。

对于这个传言沈瑶华听完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也没有管。

此时青州一座宅子,两个獐头鼠目的男子,真在商讨对策。

“沈大人召我们回京,我们该怎么办?万一露馅了岂不是……这沈大小姐怎么能搞出这么多事。”

“怕什么?沈大人让我们盯着沈大小姐,就是怕沈小姐离开青州,去京城惹事。我们汇报的也没有什么问题。沈小姐无论是的确一直在行商,只是生意做得大了些,确实没有离开青州去京城不是。”

“老哥说的对,就是大人责问起来,那也是传话的人没有说清楚。不干我哥俩啥事。”

若是周行在这,就会知道,这两个人就是当初沈邑派来盯着沈瑶华的。不过两人一直沉迷女色,离开青州后就一直没回来,每次通过看宅院的老丈接收京城来信。

这不刚得到消息,沈邑召他们回京,这才回到青州,发现沈瑶华已经不仅仅是一间食肆的掌柜了,所做的生意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了。最重要的是还在其它州府开了很多分店,两人也就猜测,在他们花天酒地的时候,沈瑶华可能已经出过青州了。

不过两人很显然打算继续糊弄京城那边。

至于京城那边为何突然召人回去?

一是因为这两人在这边盯了几年,汇报回去沈瑶华这边一直无事发生。

所以在京城沈家人眼里,沈瑶华就是在青州开了一间食肆。他们猜想沈瑶华可能这辈子都会靠这个食肆谋生,估计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自从太子变为平王之后,太子妃沈宁蓁也变成了平王妃。

沈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变得尴尬起来。

沈家与太子联姻,本来是皇帝的意思。但是接连的事情,沈家的站位,使得皇帝直接迁怒于沈邑。皇帝不喜,政敌自然都想扑过来踩上一脚。

皇帝以前颇为宠幸沈邑时,朝臣几本参奏,自然是伤不了他。这也是沈邑把看着沈瑶华的两人召回来的原因,他怕若是有人发现沈瑶华的存在,这时参他一本,他的官位可能就岌岌可危了。

毕竟皇帝对他的态度大不如前。

之前若是有人说他做了这等抛妻弃子之事,顶多是不痛不痒的斥责几句;但现在若是揪出他的错来,皇帝恐怕会就着这个错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