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扣车

第二卷 西北王

“对不起,打搅了。顾先生在家嘛,有份您的电报,从中国来的。”

现在是纽约时间1923年6月3日星期日,顾长清刚刚从好梦中醒了过来,就听到楼下有门铃的声音。

“我去取一下电报。”

顾长清亲了一下睡眼蒙眬的妻子,谢馨芬在纽约大学读硕士,夫妻俩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是见面却不多,好不容易小别胜新婚,有些睡过头了,却偏偏国内来了电报,苦笑的顾长清翻出外套,慢慢的走下楼。

“请稍等,这就来了。”

“对不起。”

白人邮差看着缓缓打开的门才说了一句,却突然吃惊的发现对方居然是个黄种人,一下子有些瞠目结舌的样子。

“对不起,先生,有一封您的电报,请签收。”

“谢谢。”

顾长清含笑着接过电报单,在上面随意的签了个名,交还的时候顺手递过去一枚50美分的银币,这才让仿佛见了鬼似的邮差脸上好看了许多。

“就是这个嘛?”

“谢谢您的慷慨,没错,就是这个。”

厚厚的电报内容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国际电讯不要钱似的,再加上接收人所住的房子,不由得让邮差心生嫉妒,不过还好,东部不像西部那么排华,也不像南部有3K党的出没,所以邮差只不过心中感叹两句罢了。

“这么多!”

顾长清关上房门,回到楼上,从书桌的一个抽屉里翻出一本对照表,译了起来,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没有即时的通讯系统可以联通西北和美国,国际邮件费时不算,安全还低,所以在他临行之前,戴季良亲自安排宋成给他上了几堂密电码的课程。

“怎么啦?”

谢馨芬也爬了起来。

“戴大哥有指示过来嘛?”

原本谢馨芬和戴季良基于双方的理念上的不同有些不对付,但是戴季良帮她家里渡过这么大的一个难关,这还是让她心存感激的,再说了,总得给自己丈夫一个面子吧。

“要不要我来帮忙?”

“也好,我来对,你来写。”

顾长清不想瞒着妻子什么,于是两个人就忙开了。

不过内容实在长,顾长清又是生手,所以直忙到两个人肚子咕咕叫了才告一段落。

“我来看看,说的到底是什么。”

顾长清从妻子手里接过最终的结果读了起来。

“请按以下要件行事。甲、在纽约是否可以进行第三国国债交易,譬如日本国债;乙、若能进行日本国债交易,则务必于八月下旬将全部股票出清;丙、请于八月底全力沽空日本国债;丁、若可以进行超卖,则请最大之程度进行;戊、请分散买卖,务必保守秘密;己、收到请回复。”

“戴大哥这是什么意思?”

谢馨芬不解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不是说好买卖美国股票的嘛,怎么又突然干涉起你的行动来了,卖空日本国债,达令,你的意思呢?”

“看来大哥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与谢馨芬注意的不同,顾长清眼睛紧紧的盯着“卖”两个字,显然戴季良这是孤注一掷的做法,若是没有完全的信心和确实的消息,那么最后的结果就离全面破产不远了。

“咱们来美国不过一年多吧,这投入股票市场的钱已经赚了快一倍了,大哥的判断不谓不准呢,不过这次赌这么大?”

顾长清还在犹豫啊,要知道900多万美元,这可是他几辈子都赚不到的。

“不行,我要去趟电报局。”

“早去早回。”

谢馨芬明白自己丈夫的想法,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咱们是忠人之事,但钱毕竟不是咱们的,戴大哥要是坚持的话,我看你还是顺着他的意思做吧。”

“这个我知道。”

顾长清换起了衣物。

“你也梳洗一下,咱们等一下出去吃中餐。”

“大帅,北京的电报,张内阁总辞职了。”

慎钱选把手中的电文递给戴季良。

“逼宫罢了。”

戴季良看都不看就还给了对方。

“钱选啊,以后你要辛苦一下,凡是这种就职、辞职、下野等等交给情报处,我就不看了,有重要的东西你再送过来吧。”

“是!”

话虽如此,但慎钱选嘴裏却是一阵发苦,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这个判断可不好下啊,万一出了纰漏,这个板子不是还得打在自己的身上嘛。

“大帅,还有什么交代嘛?”

不过他又不能当面顶撞了戴季良,所以只能愁眉苦脸的问着。

“不要一副哭丧脸的样子。”

戴季良想了想,对方毕竟不是情报筛选部门,要他区分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的确有些难度。

“这样吧,你和宋成商量一下,定一个标准,哪一档该送哪级部门,也省得你像无头苍蝇一样。”

民国十二年6月7日,北京驻军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等师和步军统领、毅军、警察厅等单位代表共300余人,身穿制服,腰佩军刀,冲入公府要求总统发给欠薪。

第二天拥曹派雇用流氓,自称公民团,在天安门前高搭讲台,集合数百人要求总统下野。

9日上午6时,北京警察宣布罢岗。

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京畿衞戍总司令王怀庆带兵包围总统府。

12日下午3时,黎宅举行最后一次高阶层会议,决定在大势无可挽救的情势下,發表七道命令:

“一、准许张绍曾辞职。

二、派李根源兼署国务总理。

三、除李根源外,全体阁员准其辞职。

四、任命金永炎为陆军总长。

五、裁撤全国巡阅使、巡阅副使、督军、督理,全国军队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

六、声讨制造政变者。

七、宣布自民国十四年元旦起,裁撤全国厘金。”

“黎大总统的命令锡极兄大约也看到了吧?”

戴季良揉了揉眉头,山东临城的劫车案让吴佩孚无克分身,而曹锟的肆意妄为又让黎元洪发起了绝地反击,虽然只是最后的挣扎,但是光口号还是很吸引人的。

“其他的我不管,也管不了,关键是裁撤厘金。”

“大帅所虑极是。”

张锡极自以为明白戴季良的想法,于是劝慰着。

“这道是乱命,虽然对民生是好的,但是各省必不会实行的,所以咱们明年的税赋还是可以保证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戴季良摆摆手。

“锡极兄,若是咱们西北内部裁撤厘金的话,那么税收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为了培育市场,增强国货的竞争力,裁撤厘金是必然的举动,戴季良既然已经决定在西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那这一步迟早要迈出去的。

“陕西的厘金收入已经由大帅主政之初的200多万增收到300余万,而甘肃、青海的厘金总数这两年一直保持在400万。”

按照张锡极报的数字,要是一下子少了700多万的收入,西北的财政必然就此崩溃。

“锡极兄,那就要麻烦你了。”

戴季良权衡了一下。

“西北境内裁撤厘金势在必行,不过一下子少了700万,咱们是吃不消的,你想想办法,一方面能不能提高他省入境的厘金,另一方面逐步裁撤西北的厘金关卡,慢慢的消化这个大包袱呢?”

“大帅这个想法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张锡极脸上顿时现出异样的光彩。

“我回去马上就安排论证,一准在十月前把详细的方案拿出来。”

“我就一个要求,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戴季良笑着点点头,若是真的能做到了,那么西北统一市场的诞生也就是指日可待了。

“等我从兰州回来,希望锡极兄给我一个好答案呢。”

6月13日黎元洪出走天津,然而还未等他下火车,一年前曾卑言厚词、泪随声下迎他复职的直隶省长王承斌无师自通学会了川剧变脸。

不但偕同警务处长杨以德,率领大批军警乘车赶到杨村来阻劫黎的专车,还将车头卸下,一如黎元洪已经是一个阶下之囚了。

成了肉票的黎元洪百般无奈之下被迫于当晚和留在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医院的如夫人通电话,用视若珍宝的总统印玺赎回了自己的人身自由,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贿选在嬉笑怒骂声中拉开了帷幕。

“什么,戴季良要我立刻去兰州报到?”

终于来了,从年初西北军大换防开始就沉甸甸压在马麒心头的大石头终于砸了下来。

“也好啊!”

马麒言不由衷的叹了口气,虽然骑一旅在自己手里已经扩充到了3000人枪,但是在西北军压倒性的力量面前,马麒最终又一次的习惯性退却了。

“来人,拿我的信,立刻去迪化,咱们看来要狡兔三窟了。”

且不说马麒如何的未雨绸缪,已经放假的西北理工校园里却热闹非凡,一架架最原始的滑翔机千奇百怪的安置在操场上,这是西北滑翔总社各支部的成果,当然最终能不能行还要经过实地检验才成。

“飞行是人类的梦想。”

望着下面一张张年轻而又激动的脸,西北理工的校长赵元任眼角充满了笑意,当然由于推广还不久,西北滑翔总社目前的影响力只局限在陕西一地的几所院校里,但是前景却是美好的。

“里海德博士,我想咱们可以找出不少的好苗子啊!”

“没想到,中国也有这样热衷飞行的年轻人。”

和受到《凡尔赛和约》限制的德国不一样,西北之所以推广滑翔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飞机研制和生产能力,但是殊途同归,正是滑翔机培养出最早的西北航空一代。

“赵,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西北将主宰中国的天空!”